2025-03-08
苗西南水業建議學校都飲用桶裝天然泉水
眾所周知,水是生命之源。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喝水,但是喝多少水,如何正確喝水,卻是很多人的知識盲點。特別是青少年,如何正確飲用,值得學校和家長深思。
少年強,則中國強。學生是未來的花朵,是祖國的未來。
學生用水一直都是重中之重,一些學校為了節約生活成本,給學生安裝了凈水器。但更多有責任心的學校都是給學生喝桶裝天然礦泉水、山泉水金年會誠信至上。雖說喝水主要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,促進血液循環流動,人體吸收礦物質主要還是通過食物渠道來實現,但是中國還有蚊子再小也是肉的說法。
直飲水是否存在安全問題?天然礦泉水、山泉水的優勢在哪里?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“四川省青少年公益大講壇——青少年健康飲水科普講座”中,原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院長、中國兒童保健學組名譽組長毛萌教授和陸軍軍醫大學(第三軍醫大學)環境衛生教研室主任、博士生導師舒為群教授作為主講嘉賓,針對以上幾個問題,兩位專家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。為中小學校長和家長代表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正確飲水科普。
在本次講座中,舒為群教授直言:目前校園直飲水多為純凈水,這也導致水質的腎臟酸負荷值絕大部分高于自來水 。該指標是食物在體內產酸從而對腎臟產生的排酸壓力評定指標,值越高對健康越不利。
其實,不只在學校,當前很多家庭也因擔憂水污染而安裝了凈水器,實現了所謂的直飲水jinnianhui金年會首頁。但家長們沒有想到的是:這徹底剝脫了人體從飲水途徑補充礦物質的可能性,從而更加劇了“隱性饑餓”對孩子的危害。
水中的天然礦物質雖然少,但吸收率遠高于固體食物,是人體礦物元素補充的重要途徑,一些優質的天然礦泉水甚至可以占到人體每日所需的25%—40%。 舒為群教授的研究團隊,還對全國85個地區的水源水(含天然礦泉水)和自來水進行了采集分析,結果發現:在人體最缺乏的鈣鎂元素上,天然礦泉水貢獻率可高達30.5%。每日足量(約2000毫升左右)的天然礦泉水,完全可為人體提供相當比例、甚至達到人體每日所需的礦物質補給。但是凈水器的使用,卻阻斷了這一重要的途徑。
舒教授不建議學校采用凈化水,如果學校當地的水源水質優良,可以采取直接燒開提供給學生,有條件的學校時也可考慮天然礦泉水、天然山泉水等桶裝水。
毛教授認為,飲水不足對發育期的孩子而言,危害比成年人更嚴重。在發育期因飲水問題造成的問題往往會伴隨和影響人的一生。比如:發育不良、身高不足、智力水平低等等。她建議老師和家長,要把孩子喝水也當做一門功課一樣,隨時提醒孩子多喝水,常喝水。9—13歲的孩子,每天喝水不低于1.68升;14—18歲則不低于2升。而且,為了避免水污染,最好多喝天然礦泉水、天然山泉水。 70%—80%的青少年受到飲水不科學和水污染的危害,體內檢出抗生素。據此前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對北上廣深及成都5大城市中小學生(9—16歲)的調查:近70%的學生飲水量不足,未達到1200毫升。而許多地方的學校更是高達82%的學生飲水不足。
同時,據新華社《瞭望》新聞周刊披露:因為水污染,長江流域80%的兒童體內檢出多種抗生素。其實,不只長江流域,全國多條河流均受到了抗生素的污染。而水污染也成了威脅青少年飲水健康的主要原因。 毛萌教授:口渴才喝水影響孩子的不只是童年,毛萌教授在科普講壇上指出:兩大現象嚴重影響少年兒童飲水不足。一、把飲料當水喝,這是非常錯誤的,任何飲料都替代不了水。二、孩子一般健康意識差,渴了才喝水。事實上在人感到渴時,身體和細胞已經脫水到一定程度,中樞神經被迫發出補水信號了。 身體缺乏礦物元素稱之為“隱性饑餓”。據國際微量元素行動組織調查:全球約1/3的人口正遭受“隱性饑餓”的危害,特別是低齡人口更加嚴重。長期不易覺察的“隱性饑餓”會導致出生缺陷、發育不良、智力下降以及多種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骨質疏松、甚至腫瘤等。
苗西南水業生產的“金貴之州”、“苗西南”“西南山泉”“長壽泉”等系列《多彩貴州水》桶瓶裝水,富含偏硅酸、鍶、硒、鋅、鋰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。被稱之為“長壽泉”水源。這些元素有益于人體健康。尤其是天然富含礦物質水從安全、衛生、健康、營養等多層面、多角度滿足了人們對于飲用水的最高需求,是公認的健康的飲用水。
文稿內容根據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“四川省青少年公益大講壇——青少年健康飲水科普講座”和青少年飲用水科普知識講座整理,僅供參考。圖片部分來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