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12-13
1940年,中國東北哈爾濱附近的平房區,建起了一座占地300畝的大型工廠,用途據說是給一支專門從事防疫給水的部隊駐扎使用。
從這張歷史照片看,他們確實是在做關于水的事
這支隊伍的人員配備頗為強大,擁有研究工作人員二千六百余人,其中一名中將和四名少將級軍官,80余名校級軍官,技師達300余名。
至于成立這支部隊的目的,創辦者在二戰結束后的1955年曾這樣說:“政府業已確定要制定國家百年大計:保護將士健康,減少死亡率和患病率……在這種情況下,先是在陸軍軍醫學校設立研究室,再在中國華南以中山大學為中心,由內而外逐步設立研究所,最終設立了324個研究所。結果是,傳染病及傳染致死率下降,上級主管十分欣喜,得出結論:如此情況,可以繼續擴展下去。因此,我得以在哈爾濱建立了一個設施齊全的綜合大學研究所,里面有電氣火車,也有飛機,在那里非常投入地從事研究。”
難道真如他所言,哈爾濱附近的工廠,是一個以防疫為目的的研究所嗎?
1943年夏天,一個叫做付景岐的當地人,被抓到這里做了伙夫。這一天的半夜,他被喊起來做飯,而這個時候,他聽見一個司機邊吃飯邊說:“今天到哈爾濱火車站接人,從牡丹江來的火車耽誤了一個多小時。后來又到香坊保護員集中營,撿了幾個俄國人,要不是這樣早就回來了。”
這話引起了付景岐的注意,隨后他便發現,那名司機開的車很特別,是用美國的道奇車改裝的,焊了個大鐵箱子,每周至少要出去一次。和付景岐相識的,有一個人曾被指派趕馬車送大量面包到工廠某處,他告訴付景岐,那里可能關了一些俄國人,因為這里只有俄國人吃面包。但奇怪的是,面包只送了一次,就再也不送了。
那些俄國人到哪里去了呢?他們不可能只吃一回面包吧?隨后,付景岐又發現,這里原本有600名中國勞工,他負責給這些人做飯。可是僅僅三個月后,便只需準備400份飯了,又過了一個月,只需200份,而到了第二年,便一份都不用準備了,據說這些勞工都已經回家了,可奇怪的是,他們的行李都還在。
再后來,這里又來了一波新勞工。
那么,這樣一家大型工廠,究竟是不是真的做防疫給水呢?早在1937年,當戰爭爆發之際,確實有一批士兵,因為飲用了受霍亂菌污染的河水而死亡。據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,這家工廠的創辦者給上峰打了報告,強調凈水對戰斗部隊的重要性。數天后,他便向軍隊運送了5臺濾水機和200名給水部隊人員。不久,這種濾水機被正式批準為軍用的“衛生濾水機”。
也就是這位創辦者,事后回憶說:“軍隊請求國內所有大學做的事情有兩種,能做的事情和國內不能做的事情。對此,軍隊是經過多次會議才做出決定,對于國內不能做的事情要另外想方設法……去中國東北北方就能做了。陸軍遂決定在那里設立研究所。”
難道說,研制一種“衛生濾水機”是不能做的事嗎?而且,研制濾水機,為什么要把俄國人裝到這里來?還有,那些失蹤的中國勞工去了何方?
事實上,從上述事件發生的年代,大家多少已經能估摸出來了。1940年,能在哈爾濱附近如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,不可能是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金年會。因為此時的東北,早已被日本侵占。
所以,干這些勾當的,只有日本和滿洲國。
這位創辦者,便是日軍陸軍中將石井四郎,請注意,他還是一名醫學博士金年會誠信至上。早在1932年,石井便已帶著一支小分隊跑遍了東北,但他不是為了唱大秧歌,而是選擇建立細菌研究基地的地址。那么為什么最終在哈爾濱南崗區建成了這個秘密基地呢?這是因為,這個基地的最初目的,就是為了發動對蘇聯的戰爭。而關東軍認為,細菌戰能抵消日軍在對蘇作戰中兵力上的劣勢,最終助力日軍擊敗蘇軍。
表面上,依舊是石井自己發明的濾水機的大型展示,他說,這種濾水機能把濁水、污水變成可飲用水。他曾經在昭和天皇面前親自演示,而為了證實功能好,他甚至當場喝下了濾水機過濾之后的尿液。
后來,這種濾水機,也確實拿到硫磺島戰役現場使用,據說發揮了很大作用。但是,日本在這里投入每年1000多萬日元的預算經費,還劃定了總面積約120多平方公里的平房“特別軍事區”,1938年便給石井四郎晉升為大佐。隨后給此處專門配備一名中將和四名少將,全員時為2600人——如此大的成本,難道只是為了研制濾水機?
明天,司馬和各位接著聊。